让往事随风
绿色美丽邵阳 生态文明先行
玺镛专业号 | 2013-12-3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绿色美丽邵阳   生态文明先行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赵启东 王化平 谢治辉 刘洗涌 刘巍

 

 

   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 提出,建设生态文明,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。 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,贵在持久。近年来,湖南省邵阳市通过推进三边三区三年绿色行动,全力打造绿色邵阳,合理规划植被布局,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,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激增、环境污染加剧、热岛效应增强等一系列负面问题,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。

    一是实施三边(城边、路边、水边)三区(大祥区、双清区、北塔区3个城区)三年(2012—2015年)绿色行动,改善生态环境。

    该市积极营造多类型、多层次、多功能、多色彩的绿化体系,以三边造林为主战场,以三区为主攻点,将三区宜林荒山荒地分摊到112个市直机关单位和省部属驻邵单位,实行市级领导挂点、部门联村的建绿模式,轰轰烈烈地开展绿色行动,2012年完成面上造林36万亩以上,完成三边造林10万亩以上,形成“春有花、夏有阴、秋有果、冬有景”的特色风景带。同时创新造林模式:集中资金、项目办示范点,培育油茶、毛竹等特色资源基地,新增高产油茶万亩乡2个、千亩村15个、百亩户126户;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市辖三区和城市周围投资兴办生态农庄、森林公园、种苗花卉园、生态博览园等,北塔新绿洲、大祥檀香园、双清紫薇博览园等成为绿色行动的典型样板。

    二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共建美丽家园。

    该市严格制定和执行环境准入标准,强化新建项目的前置审批,从源头上控制新上项目的消耗总量;突出重点领域治理,关停整治污染企业,实施“十大环保工程”;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,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、结构、时序,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、土地向能人大户集中、农村居民向农村社区集中;落实生态绿地保护制度,抓好对森林公园、郊野公园等大型集中生态绿地,以及沿江、沿河、沿路的生态涵养绿地和景观绿地的保护;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,严守开发利用控制、用水效率控制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“三条红线”,切实保护好资江、邵水、六都寨水库等重要水源地;落实能源节约制度,采取政策支持、制度约束、技术进步、新能源等多种措施,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耗水平;推进城乡环境同治,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,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。

    

    三是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强硬,生态质量居前。

    该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,出台《关于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定》,三区、新邵、邵东、邵阳对所有山林实施全封全育、隆回对5个国有林场实行封山育林、新宁、城步对旅游景区森林实行全封全育;科学划定825万亩国家、省级生态公益林,对市辖三区8.5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落实补偿机制;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严格管控城步、隆回、新邵、新宁4个候鸟迁徙通道;出台《邵阳市森林防火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》和《关于重点防火期森林防火区内禁止野外用火的通告》等文件,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。

    四是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,壮大绿色产业。

    邵阳是湖南省重点林区,林业面积1600万亩,活立木蓄积量6063万立方米。其中,绥宁县号称“三湘林业第一县”,新宁、隆回、洞口三县被国家评为“全国绿化模范县”,隆回被誉为“中国金银花之乡”、绥宁县被誉为“中国楠竹之乡”、邵阳县被誉为“中国茶油之都”等。近年来,该市做大做强油茶、楠竹、金银花、中药材、苗木花卉等绿色优势产业,以邵阳县为重点油茶基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,以隆回县为重点的金银花规模达20万亩以上,以西部六县为重点的楠竹规模达192万亩,立竹2.49亿根;壮大速生丰产林基地规模,已达420万亩;发展林下经济,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,现有3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,全市林业总产值达173亿元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